“睛”彩廈門,好“視”發生。2月14日上午,在廈門市科協、廈門日報社、廈門市醫學會、廈門市青少年宮、廈門市湖里區教育局、廈門市湖里區衛生健康局等相關單位領導,以及小記者、醫護人員、學校代表等百余人的見證下,2025年廈門小記者眼健康科普基地暨眼健康科普進校園系列活動啟動儀式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五緣院區圓滿舉行。
如何進一步深化青少年眼健康科普教育,降低近視發生率?現場,由海西晨報社、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共同打造的廈門小記者眼健康科普基地正式授牌成立,旨在打造青少年眼健康教育實踐平臺,強化小記者在眼健康宣傳中的角色,推動廈門市眼健康事業創新發展。
作為三甲眼科專科醫院,廈門眼科中心在推動眼科“醫教研”一體化發展的同時,堅持深耕眼健康科普工作。
01、優秀醫生任科普講師走進校園
現場,何雪洪、李海波、胡欽瑞、王炎子、曾玲燕、林元耀等6名常年奮戰在廈門眼科中心臨床診療一線的優秀醫生,受聘成為廈門小記者眼健康科普基地首批眼健康科普講師。未來,他們將發揮各自專長,進校園開展眼健康科普行動,讓更多青少年了解愛眼護眼常識。
02、多校聯動助力科普“小使者”
廈門市龍湫亭實驗學校、廈門市金林灣實驗學校、廈門雙十中學湖里分校、廈門市蔡塘學校和廈門金安教育集團金安校區成為廈門小記者眼健康科普基地首批成員單位,他們希望讓小記者化身眼健康科普“小使者”,通過研學實踐等活動,將愛眼護眼知識傳遞給更多同齡人,推動近視防控關口前移,形成“家庭-學校-醫院-媒體”協同聯動的眼健康宣傳網絡。
03、少年執筆為文字注入科普力量
值得一提的是,剛剛過去的這個寒假,海西晨報社在全市范圍內發起了愛眼護眼主題征文活動,12名小記者的作品獲評“優秀習作”。這些小記者也來到現場,登上了領獎臺,他們在收獲榮譽的同時,也在心中埋下了呵護明亮雙眸的“種子”。小記者們紛紛表示,將繼續通過手中的筆,寫出更多有趣、有意義的故事,做好眼健康科普知識“宣傳者”。
本次啟動儀式由廈門日報社、廈門市科協、廈門市醫學會指導,海西晨報社主辦,廈門市青少年宮、廈門市湖里區衛生健康局、廈門市湖里區教育局協辦,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承辦。
啟動儀式結束后,主辦方特邀廈門眼科中心斜視與小兒眼科博士后王炎子開展了“小小眼睛 大大世界”主題講座。福建省首家智慧化眼健康科普館——廈門眼科中心眼健康科普館的工作人員也帶領小記者和市民代表們到該館,感受沉浸式、體驗式、互動式的智能化科普宣教方式。
現場,不少小記者直呼:“這里太好玩、太有趣了!”“學到了好多愛眼護眼知識。”
“兒童階段是近視防控的‘黃金期’,需要政府、學校、家庭、醫院等各方面共同努力,才能更有效地遏制兒童青少年近視率不斷上升的趨勢。”廈門眼科中心業務副院長、斜視與小兒眼科學科帶頭人潘美華教授表示,希望廈門小記者眼健康科普基地不僅能為近視防控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技術支持和醫療服務,也幫助更多孩子逐步樹立“自己是眼健康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將自己掌握的科普知識轉化為健康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