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13
再添專家!廈門眼科【文章導讀】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科學技術廳認定18家單位為2024年福建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廈門眼科中心有限公司謝立信院士工作站赫然在列。
近日,中共福建省委組織部、福建省科學技術協會、福建省財政廳、福建省科學技術廳認定18家單位為“2024年福建省院士專家工作站”,廈門眼科中心有限公司謝立信院士工作站赫然在列。此次再度順利通過認定,無疑是對廈門眼科中心長期以來在眼科領域深耕細作、不懈追求卓越的高度肯定。
謝立信是中國工程院院士,長期從事眼科角膜病、白內障等眼前節疾病的應用基礎研究和臨床診治。特別在角膜內皮細胞應用理論、感染性角膜病、白內障手術技術改進和眼內植入緩釋藥物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2014年,在廈門市衛生計生委、市科協、市醫學會的牽頭下,廈門眼科中心獲批成立廈門醫學院士指導中心——謝立信院士指導平臺。
2015年,經廈門市院士專家工作站建設協調小組對廈門眼科中心進行考察、評審與考評結果公示后,獲批在該院設立廈門市院士專家工作站。2016年,廈門眼科中心成功獲批福建省院士專家工作站。自此,以謝立信院士為引領的院士專家工作站在促進廈門眼科中心科學研究與臨床技術水平、搭建學術交流平臺、完善眼健康和防盲網絡建設、增強眼組織庫功能搭建等各方面,均發揮了重要作用。
2020年,廈門眼科中心謝立信院士工作站以突出的水平和實力通過評審,2024年再次順利通過認定。
在十年的歷程中,廈門眼科中心謝立信院士工作站在穩步發展,依托廈門眼科中心三級甲等專科醫院的堅實平臺,眼表與角膜病學科帶頭人吳護平教授率領團隊成員,緊密圍繞中國工程院院士謝立信的指導理念,立足臨床實踐,逐步完善眼健康和防盲網絡建設,增強眼組織庫功能搭建,不斷開展高質量的轉化醫學研究,尤其在生物工程角膜、眼內植入緩釋藥物等項目中,實現了成果轉化和臨床應用,為眼科臨床救治與預防事業提供了有力支撐。
同時,工作站積極推進高質量人才建設工作,工作站通過人才引進和進修提升完善人才隊伍,引進和培養具有國際視野的高素質科研人才,“功底深厚”的人才智能大力推進了產學研用合作和轉化的進程。
當前,工作站重點聚焦眼表淚液疾病、圓錐角膜、角膜移植等專項課題。其中,在圓錐角膜的個體化診療技術中,工作站前瞻性地在國內提出“屈光性角膜交聯”這一嶄新的概念,并將該技術成功應用于臨床,一舉打破了國際上長期以來只有依靠KXL-Ⅱ交聯系統才能進行屈光性交聯的技術壁壘,為國內圓錐角膜的診療開辟了新路徑。此外,在角膜移植這一關鍵領域,廈門眼科中心依托長期與廈門市紅十字會積極協作,以及發揮眼庫(2008年廈門眼科中心先行在福建省內成立了眼庫)優勢,在工作站強有力的推動下,已具備成熟開展成分角膜移植手術的能力,并率先在國內開展各類非常規角膜移植手術,如不撕除后彈力層角膜內皮移植、角膜小穿孔微創修補、體外培養角膜緣干細胞移植、人工角膜移植及眼表重建等,在業內形成了廣泛的影響力,有力地推動了角膜移植手術邁入了高精度、高療效的新時代,為眾多角膜病患者帶來新希望與光明前景。
僅在2024年,廈門眼科中心便收獲了斐然的成績。這一年獲批立項科研項目48項,其中國家級2項,省部級12項,廳局級33項,橫向項目1項;授權專利31個;授權軟件著作權12項;累計發表論文104篇,其中SCI70篇;出版著作2本;獲得廈門市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其他獎項1項;參與專家共識和應用指南13篇。
成績是實力的彰顯,也是未來持續發展的核心動力。廈門眼科中心將持續發揮謝立信院士工作站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強重點項目合作,進一步提高福建省常見眼表與角膜疾病、眼科其他致盲性眼病的診斷和治療水平,以實現眼健康事業的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提高人民群眾高眼健康水平。
掃描二維碼關注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微信
掃描二維碼入群獲取更多眼科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