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是醫院發展的基礎,不斷變革是醫院發展的不竭動力,持續發展、做大做強才是硬道理”。 承擔國家及省市級科研項目十年近200項;副主任醫師以上的專家百余人,比改制前增加20倍。廈門眼科中心無論是軟件建設,還是醫療服務質量都發生了巨大變化。十三載奮進路,砥礪前行譜寫華章。
佇立在廈門眼科中心大樓前,只見來往的人群絡繹不絕。眼科中心的影響力早已超出了八閩大地,能為上至百歲老人、下至兩個月大的幼兒成功地施行白內障手術、熟練修復各類視網膜脫離,還能為上千度的超高度近視患者重造清晰世界……無數渴求光明的人們見證了廈門眼科中心的醫術。
如今,廈門眼科中心已是躋身國內眼科界的“光明使者”,但發展之路并非處處光明。“光明的反面是黑暗,我們真切感知患者身處于黑暗的痛苦,給患者帶去光明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廈門眼科中心董事長蘇慶燦說,對醫院的發展,他始終不忘初心。
華麗轉身
“區屬二級”變身“國家重點”
撥開歲月的煙塵回望,13年前,廈門眼科中心只是廈門一家區屬二級專科醫院;13年后,它成為
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國家三級甲等專科醫院,這緣于2003年時的嶄新轉折點。
2003年,隨著醫改浪潮初涌,廈門眼科中心在福建乃至國內試水改制。改制,不僅是一場隱形的“創新革命”,更是一次經營理念和企業文化的洗禮。改制后,廈門眼科中心在管理上引入更多現代化理念、為醫院注入新鮮血液,員工凝聚力和戰斗力加強,醫院從此踏上穩健快速的發展之路。
為了給患者提供高水平的服務,走出自己的社會辦醫特色。廈門眼科中心全院員工不懈努力,于2004年通過國家的嚴格評審,成為三級甲等
眼科醫院。廈門沒有“三甲”醫院的歷史也就此結束。同時,這個創舉使廈門眼科中心駛入發展快車道。
2012年,廈門眼科中心正式獲評國家臨床重點專科,成為福建地區入選的眼科專科醫院之一。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它是國內醫療行業的榮譽之一,廈門眼科中心成功入選意義非凡。它是一張通行證,代表著醫院綜合實力在國家排名較前;它是一張榮譽證書,證明醫院達到了國內眼科行業的較高規格;它也是一封感謝信,是眾多患者對醫院十幾年來為光明事業不懈努力的充分肯定。
學科建設結碩果
發揮“名家效應”
學科建設是醫院發展的重要抓手,亦是衡量醫院辦院水平和醫療服務能力的主要標志。多年來,廈門眼科中心堅持“科有特色,人有專長”的專科發展方向,將科室細化白內障、視光、青光眼、眼底病、斜弱視及小兒眼科、眼表與角膜病、眼整形、眼外傷八大專科。
八大專科要發展,離不開高水平人才的帶動。在醫療衛生行業,眼科醫生屬于稀缺資源,可廈門眼科中心眼科專家數量之多,技術之高,令同行艷羨。 如今,廈門眼科中心擁有中高級職稱百余人,留學歸國人士、博士生、碩士生近百人。包括廈門大學醫學院院長、我國眼科學教育部“長江學者獎勵計劃”特聘教授、國際眼表疾病協會理事、角膜及眼表疾病專家劉祖國教授,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主任暨眼科醫院院長葛堅教授,復旦大學附屬眼耳鼻喉科醫院眼科主任、博士研究生導師盧奕教授等等。工程院院士謝立信亦來院指導并成立院士工作站,打造享譽國內外的高水平創新性科研團隊,培養眼科高素質人才。2016年,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前副院長、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原主委、亞太玻璃體視網膜協會主席黎曉新加盟廈門眼科中心擔任院長,鞏固了廈門眼科中心地位。
“眼科名家的不斷引進,已凸顯出‘名家效應’,進一步提升了廈門眼科中心診療實力,眼科實力已成為廈門的一個品牌。”廈門眼科中心業務院長吳國基表示。
防盲治盲致力公益
足跡遍布跨出國門
廈門眼科中心除了堅持給患者帶來高水平的診療技術外,還致力于公益事業,肩負著全福建乃至我國的防盲治盲重任。早在2007年,廈門眼科中心投入巨資成立“光明基金會”,該基金會以“救助眼疾患者、播撒人間光明”為宗旨,十年來,國內的公益足跡早已遍及福建、貴州、四川,遠可抵達西藏、寧夏等地,幫助百萬眼疾患者減免診療費超億元。
如今,廈門眼科中心愛心義診的足跡已經跨出國門。中心先后受邀前往緬甸、柬埔寨、尼泊爾等國家開展慈善光明行活動。預計今年9月,光明醫療隊將隨同國家領導參與“湄公河五國光明行”公益行動,再次為國際光明事業貢獻力量。
一路成長一路壯大,保衛光明的路上,一直有廈門眼科中心扎實穩健的步伐。
踐行供給側改革
打造百年名院
如今的廈門眼科中心已成為擁有近50家醫院的大型醫療集團——華廈眼科醫院集團。截至2016年上半年,華廈眼科醫院集團下屬眼科醫院已達40多家。
近期落成的廈門眼科中心五緣院區,總面積有原來的8倍大,今年年底就能投入使用。擴建的五緣院區主要用于門急診、病房樓、療養和科研等。
隨著廈門眼科中心“疑難眼病治療中心”在國內的影響力與日攀升,越來越多的疑難患者不遠千里來到廈門治療。“這個病情我只看過三個,兩個在北京,一個就在廈門眼科中心。”現任廈門眼科中心院長黎曉新在本月接診了一例先天性小兒近視,一出生就有2000度的近視。“應該說,廈門眼科中心的實力已經在國內排名靠前,特別是在疑難眼病的診治方面已經發揮了不可取代的重要作用。”
與此同時,廈門眼科中心將如何方便百姓看眼病、如何看好百姓的疑難眼病作為改制重點,以創新為推手積極踐行供給側改革,在互聯網+改革方面,打出了四張漂亮的牌,把醫院裝進手機、用信息技術優化就診流程、實現醫療資源信息化、醫療服務模式多元化。其中,廈門眼科中心耗資上億打造的“眼科通”互聯網醫院將在本月正式推廣試用,推廣期間文字、語音、視頻三種就診方式均免收互聯網掛號費。“眼科通”真正實現了互聯網問診與線下就診的無縫鏈接,而且該平臺將國內眼科大腕悉數邀請入網,未來可完全實現“看眼病,上眼科通就夠了”。
“為了使人才培養與集團發展同步,我們也將成立自己的眼科學院和管理學院,為‘服務中國,走向世界’的目標打好基礎。”廈門眼科中心王騫院長說,“待今年年底五緣院區投用后,廈門眼科中心將成為亞洲規模較大的眼科醫院之一。”
13年,對一個人的成長而言可能有點漫長,較之對一家三甲專科醫院的發展歷程,卻是千秋一瞬。在這短短13年,在國家和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廈門眼科中心不斷擴大規模,加強醫療建設,實施科學管理,增大科研投入,以“一切以病人為中心”為辦院宗旨,以“仁心仁術、貼心服務、高尚醫德、優雅環境、合理收費、快捷方便”為理念,用實際行動,真正履行了“光明使者”的使命。在打造百年名院的信念指引下,廈門眼科中心在面向明天時,更顯得意氣風發,信心百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