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趙堪興教授近50年多來, 一直活躍在眼科臨床、教學、科研、防盲和管理一線。他為推動我國眼科學、斜視與小兒眼科學的發展和視光學高等教育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并為促進中美兩國視光學教育、斜視與小兒眼科專科醫師培訓的合作與交流、推動我國眼科學和視光學高等教育改革作了大量基礎性、前瞻性工作,取得了標志性成果。廈門眼科中心趙堪興教授為我國小兒眼科醫師的培養投入了無數的日日夜夜,用自己的智慧和心力培養了許多優秀的小兒眼科醫師。
廈門眼科中心趙堪興教授說:”在眾多文件中,對兒童視力篩查、建立屈光檔案提出了明確的指導意見。中國兒童、幼兒早期的視力篩查,得到的重視,這讓國外眼科同仁非常羨慕。這是國內眼科同道們,特別是斜視和小兒眼科的同道、專家們和政府有關方面進行了積極有效的溝通,他們發揮了很大作用。
小兒眼科學是眼科學的重要分支,是相對獨立的眼科學的亞專科。小兒眼科學也是兒科學范疇的重要學科,是研究、診斷、治療視覺系統及附屬器官在生長發育過程中的先天性及獲得性疾病的學科。是防治兒童盲的重要學科,大家知道兒童盲,盲齡長,在防盲工作中,兒童盲具有特殊意義。”
”國外有一句名言:‘兒童不是小號的成人’(Children are not small adults),所以小兒眼科學也不是成人眼科學的縮小版,它具有自己的特征和規律。“廈門眼科中心趙堪興教授表示。
小兒眼科的工作主要涵蓋四個方面:
D一,兒童斜視、弱視;第二,屈光不正,特別是青少年的近視防控。在國外,視光學(Primery Eye Care)是專門承擔初級眼保健這項工作的。近視現在是我國重大公共衛生問題,同時弱視在國際上也是公共衛生問題。
第三,眼球及附屬器各類兒童眼病。有些眼病雖然患病率很低,但是它們是重要的致盲眼病:像ROP、RB、RP、家滲、先白、先青等等。所以它們應該是防盲的重點,也是小兒眼科的重點。
第四,兒童眼保健。它是近年來新興的,可以更多、更好地面向基層兒童眼健康工作。
廈門眼科中心趙堪興教授總結了過去20多年本領域取得的主要成績有:
1、國外眼外肌Pulley結構的發現和研究具有里程碑意義,國內也迅速跟進,使得臨床對眼外肌有了全新的認識。其中包括高度近視引起的限制性斜視手術治療,以及在Pulley概念指導下對各種外傷包括手術創傷引起的肌肉脫失的處理,可以恢復眼位、恢復功能等等。
2、由于眼科影像診斷技術的進步再加上遺傳學研究和神經病理學研究揭開了先天遺傳性異常神經支配眼病(CCDDs)之謎。
3、兒童視覺發育規律的研究促進了弱視診治精準化,學齡前兒童不同年齡的正常視力得到了共識,因此就避免了很多學前兒童弱視的誤診誤治。
4、另外先天性白內障的早期手術,應該在2個月內就完成,同時又要避免并發癥,這就給手術醫生帶來了很大的挑戰。由于在視覺發育關鍵期內及時去除了剝奪因素,切實提高了先天性白內障患兒術后弱視治療的效果。
5、化學去神經藥物(肉毒素A)在國內治療斜視上也得到了推廣。
6、黎曉新教授牽頭制定的ROP共識,促進了ROP篩查及防治,大大降低了致盲率。
7、在范先群教授、趙軍陽教授等專家的共同努力下,Rb的治療更加精準,從保命到保眼到現在的保視力,獲得很大的進步。
8、在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方面,2008年開始中國斜視與小兒眼科學組與美國斜視與小兒眼科學會設立了專業人才聯合培養項目(AAPOS-TJEH),連續12年培養了一批高水平人才。目前該模式成為國際上有影響力的培訓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