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愿、無償”捐獻能用的器官,正成為越來越多人的主動選擇。昨天,廈門市紅十字會與廈大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在海滄區文圃山紀念園組織了一場溫暖的儀式。雖然,生命的終結總令人悲傷,但如果能通過器官捐獻的方式離開這個世界,讓生命延續下去,讓愛播撒人間,這不正體現了重生的希望和力量嗎?
2017年廈門市遺體、器官、眼角膜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昨日舉行
廈門實現遺體捐獻125例
昨日上午,廈門一掃前日的大風大雨,天晴氣爽。臨近清明節,廈門市紅十字會與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共同主辦的“2017年廈門市遺體、器官、眼角膜捐獻者緬懷紀念活動”在海滄區文圃山紀念園舉行。
捐獻者家屬、捐獻志愿者代表,市紅十字會黨組書記、常務副會長蘇蘇、市紅十字會副會長兼秘書長俞娟、市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處處長陳糧、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黨委書記陳逸恬,廈門海滄文圃山陵園開發有限公司、廈門大學醫學院、廈門醫學院、廈門大學附屬廈門眼科中心以及各區紅十字會代表共350余人參加。
廈門眼科中心黨委書記陳逸恬在活動上致辭。她說:“在這里刻著名字的逝者,是遺體、眼角膜和器官捐獻者。捐出自己,這或許是生命落幕時最沉重也是最美麗的贈予。他們的無私奉獻,讓生命價值超越了世俗的衡量。每一個捐獻者的故事,都閃耀著人性光輝。”以此向全體遺體、器官、眼角膜捐獻者致敬,表達了對逝者的緬懷與尊重。
活動中,主持人朗讀了一封特殊的感謝信,寫這封感謝信的是一名接受眼角膜移植的患者,由于人在貴州,沒辦法親自來廈門,所以委托主持人代為表達他的感激之情。他說,由于兒時的一場疾病,他失去了左眼,幾十年來靠著右眼生活。去年,右眼不幸被感染,視力逐漸模糊,紅痛難忍。后來,輾轉來到廈門眼科中心就醫,也終于等到眼角膜捐獻者為他提供了眼角膜,讓他擺脫黑暗,重新回到清晰的世界,他感謝眼角膜捐獻者的大愛之舉。
活動中,廈門眼科中心代表朗誦了詩歌《生命的禮物》,廈門大學醫學院學生代表向捐獻者紀念碑獻花并宣誓。
據統計,今年4月1日前,廈門市遺體捐獻登記累計977人,其中實現遺體捐獻125例;器官(組織)捐獻登記累計1067人,其中眼角膜捐獻99例、器官捐獻25例(大器官69個)。
緬懷
95歲高齡去世捐出眼角膜
母親95歲去世,捐出了眼角膜。昨日,蔡先生夫婦也來到紀念活動現場,緬懷他們的母親。
蔡先生說,幫助別人是他母親一輩子的堅持。2011年,母親完成了她的愿望,在廈門市紅十字會登記成為眼角膜捐獻志愿者。四年后,老人去世,也如愿捐出了眼角膜,讓需要它的人重見光明。
蔡先生的母親樂于助人,也不忘教導子女要為社會做奉獻。在母親的熏陶下,蔡先生幾個兄弟姐妹也都成了捐獻志愿者,希望有朝一日能為需要幫助的人帶去希望。
兒子意外去世
捐出器官救5人
器官捐獻者廖六軍的父親說,看到孩子捐出來的器官、眼角膜能用在別人身上,這樣對他們也是個安慰。廖六軍是廈門第8例器官捐獻者,他的肝、腎、眼角膜等至少造福了5名患者。
2014年,26歲的廖六軍因意外摔傷,不幸去世。廖六軍的父母決定為兒子最后做些有意義的事,他們主動與市紅十字會取得聯系,簽署了器官、眼角膜捐贈協議。
因為父母在廈務工,廖六軍小的時候就從老家四川來到廈門,“他很喜歡廈門,在廈門把他的器官捐獻出去,就當他還一直生活在這吧。”廖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