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我的孩子之前就做過上瞼下垂矯正術了,近來不知道為什么眼皮又垂下來了!”近日,我院接待了一名上眼皮下垂的患兒,做完上瞼下垂矯正一年半后右眼上瞼下垂術后欠矯。考慮到孩子長大了自尊心越來越強,為了讓孩子擁有一個健康快樂的童年,家屬帶患兒來到廈門眼科中心進行診治。
病癥復發,5歲男童自尊受挫
辰辰(化名)剛出生時,家長就發現他的右眼上眼皮抬不起來,眼睛睜不大,看東西時會習慣性抬眉毛。到醫院檢查,診斷為右眼先天性上瞼下垂。
在辰辰3歲的時候, 父母曾帶他到其他醫院進行手術矯正,當時術后恢復良好。但好景不長,半年前辰辰右眼的上眼皮又出現高度下降,遮蓋了角膜的1/2以上,在臨床上診斷為重度上瞼下垂。
科普鏈接:
按照程度來劃分,上瞼下垂分為輕、中、重度三種
◆ 輕度上瞼下垂,上眼皮遮蓋角膜1/3以下
◆ 中度上瞼下垂,上眼皮遮蓋角膜1/3到1/2
◆ 重度上瞼下垂,上眼皮遮蓋角膜1/2以上
5歲的辰辰正處于心理發育的關鍵階段,自尊心很強,且社交活動逐漸增多。外觀上對比明顯的大小眼,路上陌生人投來的異樣眼光,以及小孩子不懂事的討論,讓辰辰的自尊心受到傷害,活潑開朗的他在這半年里逐漸變得自閉沉默。
二次手術,助力患兒重拾自信
為了改善辰辰的外觀,讓他更有自信地面對未來的生活,辰辰父母幾經對比后找到廈門眼科中心眼整形科室的周太平主任進行診治。
經檢查發現,辰辰有共同性外斜視(即雙眼向前注視時,一眼正位,另一眼呈現外斜位),且右眼弱視。
周太平主任解釋:患者(辰辰)第1次手術的時間太晚了。一般來說,先天性單眼重度上瞼下垂的患兒,我們會建議在一周歲左右就進行手術,單眼重度上瞼下垂易形成單眼形覺剝奪性弱視;中度上瞼下垂可以在3周歲左右進行手術,因3歲左右通常為孩子視覺可塑的高峰期;輕度可推遲到學齡前。孩子3歲以前是眼球發育是重要階段,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可能導致眼睛弱視、斜視等問題,治療過程將更加困難和復雜。
檢查后,周太平主任安排辰辰住院進行第2次右眼上瞼下垂矯正手術,手術過程順利。
現在的辰辰,右眼眼皮已經矯正成功,外觀也恢復正常了。但因仍存在弱視問題,后期還需隨診我院小兒斜弱視科進行相關斜弱視治療。
早發現,早治療
醫生介紹: 仔細觀察孩子的眼睛,如果上眼皮遮住角膜上緣的位置超過了2mm或者超過了角膜的1/5,很有可能就是上瞼下垂。除此之外,父母還可以留意孩子的行為,輔助判斷孩子有沒有上瞼下垂。
患有上瞼下垂的孩子,平時會出現這兩個現象:
◆ 看東西的時候經常性抬眉,聳肩
◆ 平常不看高處時也都是仰頭看
如果發現孩子患有上瞼下垂,一定要及時進行治療矯正,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