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眼科中心的遺傳眼病門診開診后,因遺傳性眼病求診的患者不少。專家提醒,基因檢測一定要趁早。如果沒有進行早期檢測,就會錯過可能的早期基因治療;病情晚期視細胞死亡后,即使進行基因治療,其預后也將大打折扣。
來自廣州的張帆(化名)今年15歲,對他而言,最大的困擾莫過于自己患上的視網膜色素變性—肥胖—多指綜合征。這是一種臨床上少見的先天遺傳病。男性較多,完全型病人臨床上表現為視網膜色素變性,肥胖、多指(趾)畸形、智力及社交行為異常、性腺發育不良。嚴重者有糖尿病及心腎等其他異常。
眼部一般表現為視桿視錐細胞營養不良,后期也可并發白內障繼發青光眼等各種眼部疾病。雖然此病的發病機理及遺傳方式比較復雜,但目前已知至少有16個基因和該病的眼部視網膜變性有關?;颊叨嘣?0歲-15歲之間出現夜盲及視野縮窄,然后中心視力持續下降,嚴重者會像單純性視網膜色素變性患者一樣失明。
剛剛通過遺傳檢測確診此病的張帆,雖然不是完全型的,但也具有典型的多指(右手多一指),且從10歲開始出現夜盲,緊接著在白天視覺障礙也悄然而至。由于左眼裸眼視力0.06,右眼裸眼視力0.08,使要強的他在生活和學習上都很不容易。最近他的體重也隨著飯量的增加而急劇增加,這給他造成了更大的心理壓力。
“查出致病的突變基因為BBS2,聽說無法治愈時,我感覺沒希望了!”不過,張帆在求診廈門眼科中心遺傳眼病門診的龐繼景教授后,龐教授的基因療法重新燃起了他的希望之火。
“雖然目前還沒有這個疾病進入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的報道,但我會把張帆及其他的BBS病人存檔并編入相應的觀察組,并希望通過我的遺傳咨詢以及隨后張帆生活方式的改變,讓他能夠更健康快樂地生活,并能等到將來參與此病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的那一天。”龐繼景教授說道。
同時,龐教授還指出,像張帆這樣的患者,在遺傳基因診斷明確的情況下,再進行眼科遺傳咨詢,對遺傳臨床狀況進行全面評估是很有必要的。通過評估,不但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患者的日常生活學習進行個性化指導和干預,爭取盡可能地減緩疾病的發展速度,動態觀察疾病進程,也是將來進行相應基因治療的基礎和前提。
龐繼景教授也表示,遺傳性眼病種類繁多,致病原因比較復雜,可能是單純的一種遺傳因素引起的,也可能是多種遺傳因素引起的,還可能和環境因素有關,傳統的方法難以治愈。而當下的基因檢測診療技術,有可能通過基因檢測找到致病的突變基因,并有望對某些由單一基因突變造成的疾病在將來進行基因治療。